小米传了2年多的自主研发处理器,昨天终于落地了。就像之前爆料的,首款搭载小米自主研发澎湃S1处理器的手机小米5C也一同发布了,号称“又轻又薄的拍照手机”,全金属外壳,多彩外观。小米也成了继三星、苹果、华为之后,又一家做手机芯片的手机公司。 众所周知做芯片还是很烧钱的。一个没有基础的公司,做手机芯片10亿人民币起步,而且预计要投入10亿美金以上,要准备10年才有结果。在硬件设计完成之后,还需要进行流片(指把设计好的芯片方案拿去做样片),雷军在发布会上表示,流一次片就要花几百万美金,如果最终样片打不了电话、点不亮屏幕,这几百万美金的流片费用就打水漂了。澎湃S1的量产推出,最终比雷军预计的3-5年时间要短一半。 烧钱、短期之内没有回报,结果未知。既然这样,小米为什么还要自己做芯片?其实,小米做芯片的理由有很多。“芯片是手机科技的制高点,小米想成为一家伟大的公司,必须要掌握芯片的核心技术。我觉得梦想还是要有的,万一实现了呢?”一个有野心的科技领袖,必定会自己掌握芯片技术,雷军就是一个这样的人。另外一个理由就是,小米需要有自己的芯片来缓解供应链压力,摆脱对高通和联发科的依赖,取得更多自主权,同时打开海外市场。高通每一代的旗舰芯片,都有一堆国内外的厂商争抢,出货量大的厂商虽然话语权足,但产能压力也不小。但是对有自己芯片的三星和华为来说,高通供不上货,可以自己解决,至少有退路。雷军曾表示,2016年小米至少有三个月处于供应跟不上的状态,这造成了小米的销量达不到预期。 其实从性能来看,小米的自助处理器距离高通等老牌芯片还有很大差距,但是这又是必须走的路,华为的芯片也是经过了将近十年才慢慢追赶上来。一口吃不成胖子,国货还需要大家的支持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