以体教融合促人才全面成长

来源:互联网 时间:2023-09-06
芶文涵陈科科技日报记者何亮 8月底,由国家体育总局健身气功管理中心、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等主办的2023年全国高等院校健身气功锦标赛在天津举办,来自北京体育大学、上海体育学

芶文涵 陈科 科技日报记者 何亮

8月底,由国家体育总局健身气功管理中心、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等主办的2023年全国高等院校健身气功锦标赛在天津举办,来自北京体育大学、上海体育学院、天津体育学院等国内180多所高等院校近900名运动员参加角逐。这是强化大学体育建设、深化体教融合的一次有益尝试。

“在大学近现代化转轨进程中,肩负着强健体魄、健全人格、磨炼意志、激发潜力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大学体育应运而生,并逐步成为大学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。”日前,在成都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FISU(国际大学生体育联合会)世界学术大会现场,教育部部长怀进鹏发表主旨报告时表示,中国将更加重视大学体育的发展,积极推动全球大学体育的发展。

当下,我国大学体育发展情况如何?大学体育对学校设施、课程安排等方面有哪些要求?据此,记者采访了相关专家。

体育运动的意识有待加强

“与国外相比,我国大学体育发挥的作用更为充分。”在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副主席、首都体育学院原院长钟秉枢看来,我国比其他国家更重视体育课程设置。“国外很多大学并没有将体育列为必修课程。而我国规定,大学本科一、二年级开设体育必修课,三、四年级开设体育选修课,且有条件的大学要为研究生开设体育选修课。”他说。

实际上,我国体育与教育能够深度融合,与大运会在中国的举办密不可分。

从2001年北京大运会,到2011年深圳大运会,再到此次成都大运会,在20多年时间里,我国几乎每十年就会举办一次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。而大运火炬的每一次点燃,都成为中国大学体育发展的重要节点。

2001年北京大运会后,我国运动员参加世界大学生(夏季、冬季)运动会的选拔、组队、派出等各项安排,逐步由国家体育总局“移交”教育部门。“自此,体教结合的理念在国内体育界、教育界得以更加广泛地倡导。”中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协同创新中心体育学科首席专家、全国学校体育联盟(教学改革)主席毛振明说。到2011年深圳大运会时,体教结合开始向体教融合发展,此次成都大运会正是在深化体教融合的背景之下举办的。

------分隔线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栏目列表
推荐内容